如何搭配画册中的色彩,以符合品牌调性?
你这个问题抓得很准,色彩是传递品牌调性最直观的视觉语言,选对并搭配好色彩,能让画册和品牌气质 “无缝衔接”。核心方法是 “先定主色、再配辅色、最后用点缀色点睛”,同时严格对齐品牌属性,以下是具体可落地的步骤和技巧:
一、第一步:锁定 “品牌主色”—— 从 VI 中找根基,不凭空创造
主色是画册色彩的 “核心锚点”,必须从企业已有视觉资产(VI 系统)中提取,确保品牌识别的一致性,避免与品牌调性割裂。
从 VI 系统直接提取主色
每个企业的 VI 设计中,都会明确 1-2 个核心主色(如华为的 “科技蓝”、农夫山泉的 “自然绿”),画册主色需 1:1 沿用这个颜色,不能随意替换。
例:科技企业 VI 主色是 “#0066CC(深蓝色)”,画册封面、标题、重点图标就必须以这个蓝色为核心,不能换成 “红色” 或 “橙色”。
若无明确 VI,按 “品牌调性→行业属性” 反推主色
若企业暂未建立完整 VI,可先明确品牌核心调性(如专业、温暖、活力、高端),再结合行业属性确定主色,避免 “调性与颜色冲突”。
参考对应关系:
专业 / 科技感(科技、金融、制造):深蓝、深灰、黑色
温暖 / 亲和感(教育、母婴、文旅):浅橙、米黄、浅粉
活力 / 年轻感(互联网、运动、快消):亮黄、橙红、湖蓝
高端 / 奢华感(奢侈品、高端家电):黑金、银灰、墨绿
二、第二步:搭配 “辅助色”—— 平衡主色,丰富层次,不抢戏
辅助色的作用是 “缓解主色的视觉压力”,同时区分不同信息板块,需遵循 “2 个原则 + 3 种搭配法”,确保与主色和谐统一。
1. 辅助色搭配 2 个核心原则
原则 1:数量不超过 2 种
主色 + 辅色总数控制在 3 种以内(如 “深蓝 + 浅灰 + 白色”),避免 “五颜六色” 导致视觉混乱,尤其传统行业(如金融、制造)需更克制。
原则 2:与主色 “调性一致”
辅色需贴合主色传递的品牌气质,不能与主色风格冲突:
例:主色是 “科技蓝”(冷色调、专业感),辅色应选 “浅灰、白色”(同样冷调、简约),而不是 “暖橙色”(活泼感,与科技调性不符);
例:主色是 “自然绿”(温暖、生态感),辅色可选 “米白、浅棕”(自然色系),而非 “深黑”(沉重感,破坏生态氛围)。
2. 3 种高适配的辅助色搭配方法
方法 1:同色系渐变(安全不出错)
辅色选择主色的 “浅一度” 或 “深一度” 颜色,形成渐变层次,适合追求 “简约、统一” 的品牌(如科技、高端品牌)。
例:主色 “#0066CC(深蓝)”→ 辅色 1“#4A90E2(浅蓝)”、辅色 2“#F5F7FA(近白浅灰)”,用于区分 “标题区(深蓝)、正文区(浅蓝底)、背景区(浅灰)”。
方法 2:冷暖互补(突出重点,不刺眼)
若想让某部分信息(如数据、按钮)更醒目,可选择与主色 “冷暖互补” 但饱和度低的颜色,避免高饱和撞色导致刺眼。
例:主色 “深蓝(冷)”→ 辅助点缀色 “#FF9933(低饱和橙,暖)”,用于标注 “关键数据” 或 “合作按钮”,既突出又不破坏整体冷调科技感;
例:主色 “浅橙(暖)”→ 辅助色 “#3399FF(低饱和蓝,冷)”,用于 “标题边框” 或 “图表线条”,平衡暖调的同时增加专业感。
方法 3:无彩色搭配(高级感拉满)
辅色只用 “黑、白、灰” 三种无彩色,适合 “高端、极简、文化” 类品牌,通过不同灰度的变化丰富层次,避免色彩干扰。
例:主色 “墨绿(高端奢华)”→ 辅色 “深灰(标题底)、白色(正文底)、浅灰(图表线)”,整体视觉简洁、高级,无多余色彩分散注意力。
三、第三步:用 “点缀色” 点睛 —— 聚焦重点,不滥用
点缀色是色彩搭配的 “加分项”,仅用于突出 “核心信息”(如关键数据、行动按钮、LOGO 细节),需严格控制使用范围,避免喧宾夺主。
点缀色的 2 个使用规则
规则 1:只用于 “小面积区域”
点缀色在单页中的占比不超过 5%,如 “数据标签”“图标”“标题下划线”,不能用于 “大背景” 或 “大段文字”。
例:在 “浅灰底” 的产品介绍页中,用 “橙色(点缀色)” 标注 “3 天交付(核心卖点)”,或给 “产品图标” 加 “橙色边框”,聚焦视线。
规则 2:与主色 “有呼应”
点缀色优先从主色的 “邻近色” 或 “VI 辅助色” 中选,避免凭空加一个与品牌无关的颜色。
例:主色 “自然绿”,VI 辅助色有 “浅棕”,点缀色就用 “浅棕”,而非突然加入 “紫色”,确保整体色彩体系统一。
常见错误规避
不把 “高饱和色” 当主色:如大红色、亮黄色,大面积使用易刺眼,更适合做点缀色(如 “限时优惠” 标签);
不随意加 “流行色”:如某年流行 “克莱因蓝”,但若品牌主色是 “自然绿”,强行加入会导致品牌识别混乱,只有当流行色与品牌色契合时才可用。
四、落地检查:3 步确认色彩是否符合品牌调性
“单页自检”:看主色是否贯穿
翻完画册所有页面,确认 “主色” 在 80% 以上的页面中出现(如封面、标题、LOGO),无某一页完全脱离主色的情况。
“场景联想”:看色彩是否传递正确调性
问自己:“看到这个色彩组合,是否能立刻联想到品牌的行业和气质?”(如看到 “深蓝 + 浅灰”,能想到 “科技公司”;看到 “墨绿 + 金”,能想到 “高端品牌”)。
“印刷预判”:确认 CMYK 色值,避免色差
设计时需将色彩模式设为 “CMYK(印刷模式)”,并记录主色、辅色的准确 CMYK 色值(如深蓝 CMYK:C90 M40 Y0 K20),发给印刷厂时同步色值,避免印刷后色彩与设计稿偏差过大。
色彩搭配的核心不是 “好看”,而是 “让色彩为品牌调性服务”—— 读者看到画册的第一眼,就能通过色彩感知到品牌的 “性格”(如专业、温暖、高端),这才是成功的色彩搭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