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牌色与辅助色的搭配比例一般是多少?
在企业展厅设计中,品牌色(含主品牌色与辅助品牌色)的搭配比例需遵循视觉平衡原则,通常以 “主色主导 + 辅助色衬托” 为核心逻辑,具体比例可按以下维度灵活设定:
一、基础搭配比例:6:3:1 法则的延伸应用
1. 主品牌色:辅助色 = 6:3(或 7:2)
逻辑:主色占据视觉主导地位(60%-70%),辅助色作为功能区分割或细节点缀(20%-30%),符合人眼对色彩主次的识别习惯。
案例:
可口可乐展厅以 “可乐红”(Pantone 186C)为主色(65%),搭配 “活力白”(辅助色,25%)用于展柜边框与地面线条,10% 的 “金属银” 作为 LOGO 点缀,形成经典红白配色体系。
星巴克展厅用 “咖啡棕”(主色,70%)铺陈墙面与地面,20% 的 “星巴克绿”(辅助色)用于吧台与标识牌,10% 的 “暖金色” 点缀灯具,强化品牌调性。
2. 辅助色内部细分:主辅色 = 2:1(若有多个辅助色)
逻辑:当使用 2 种辅助色时,按 2:1 比例分配面积,避免多色混战。
案例:华为展厅采用 “科技蓝”(主色,60%),搭配 “荣耀金”(辅助色 1,20%)与 “活力橙”(辅助色 2,10%),金:橙 = 2:1,通过比例差异明确色彩层级。
二、按行业属性调整搭配比例
行业类型 主色:辅助色 色彩倾向 设计目的
科技 / 金融 7:2 冷色调(蓝 / 灰 + 银 / 金) 强化专业感与信赖感
快消 / 零售 6:3 高饱和色(红 / 黄 + 白 / 灰) 刺激消费欲望,营造活力氛围
奢侈品 / 高端 8:1 低饱和色(黑 / 棕 + 金属色) 彰显品质感,避免色彩喧宾夺主
文化 / 教育 5:4 多色碰撞(如蓝 + 橙、绿 + 紫) 表达创意与活力,适配多元场景
三、按空间功能区细分比例
1. 入口区:主色 65%+ 辅助色 30%+ 中性色 5%
应用:某汽车品牌展厅入口用 65% 的 “品牌蓝” 喷涂弧形背景墙,30% 的 “哑光银” 制作立体车标,5% 的白色地面引导视线聚焦品牌 LOGO。
2. 产品展示区:主色 60%+ 辅助色 35%+ 点缀色 5%
应用:美妆品牌展厅用 60% 的 “柔雾粉”(主色)作为展柜背景,35% 的 “珍珠白”(辅助色)制作产品托盘,5% 的 “鎏金色” 点缀产品瓶盖,突出精致感。
3. 洽谈区:主色 55%+ 辅助色 40%+ 自然色 5%
应用:家居品牌洽谈区用 55% 的 “原木棕”(主色)铺设墙面,40% 的 “米白色”(辅助色)作为沙发与窗帘色彩,5% 的绿植(自然色)调节氛围,提升舒适感。
四、色彩搭配的平衡技巧
1. 通过材质调节视觉占比
主色区域用吸光材质(如哑光漆、布艺)降低视觉重量,辅助色区域用反光材质(如金属、亚克力)提升存在感,实现 “面积不等但视觉平衡”。
案例:某科技公司展厅用 70% 的 “深灰色”(哑光金属板)作为主背景,20% 的 “亮蓝色”(发光亚克力)制作互动屏幕边框,10% 的白色地砖提亮,材质差异使 7:2 比例更协调。
2. 用中性色(白 / 灰 / 黑)缓冲色彩冲突
当主色与辅助色为对比色(如红与绿)时,插入 5%-10% 的中性色分隔,避免视觉刺激过度。
案例:某环保企业展厅用 60% 的 “生态绿”(主色)与 25% 的 “活力橙”(辅助色)搭配,15% 的 “浅灰色” 地面与吊顶作为过渡,削弱色彩碰撞感。
五、避坑指南:易出错的搭配场景
避免辅助色面积接近主色:某餐饮品牌展厅将红色(主色)与黄色(辅助色)按 5:5 比例铺设,导致空间显得杂乱,建议主色至少比辅助色多 10%-15% 的面积。
警惕多辅助色等比例分配:若使用 3 种辅助色,需按 4:3:2 等梯度分配,避免 1:1:1 的平均主义(如蓝:黄: 红各占 10%),否则易显廉价。
动态画面的比例控制:LED 屏动态背景需保证主色画面占比≥60%,辅助色以渐变、光斑等形式出现(≤30%),避免高频切换高饱和辅助色。
六、实战工具:快速验证搭配比例
色块分割法:用 PS 将展厅平面图划分为主色、辅助色、中性色区块,计算像素占比,确保主色面积≥辅助色的 2 倍。
VR 虚拟预览:通过 VR 设备模拟不同比例方案,观察人在空间中的色彩感受,优先选择 “主色清晰可辨,辅助色起到点缀作用” 的方案。
通过科学设定品牌色与辅助色的搭配比例,既能强化品牌识别度,又能保证空间的视觉舒适度。如需根据具体品牌 VI 色定制比例(如某色号的互补色搭配方案),可进一步沟通!
东八区业务覆盖:视频制作、宣传片拍摄、展厅设计、展厅搭建、宣传片拍摄制作、广告片拍摄制作、记录片拍摄制作、视频拍摄制作、活动策划等